政策文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9
2025/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制定本工作方案。
10
2022/08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4
2022/02
根据《关于开展江苏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和示范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1〕22号),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审定,拟认定10所高校为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52个专业为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现将遴选结果公示(具体名单见附件)。
25
2021/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发挥好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我部决定成立2021—2025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7
2021/11
示范课程
省级示范
商学院
教师:吴崇
11384人
省级示范
商学院
教师:吴崇
5784人
自动化学院
教师:刘佳
5581人
自动化学院
教师:刘卿卿
10433人
大气科学学院
教师:王妍
9479人
商学院
教师:胡国珠
1415人
商学院
教师:季良玉
1263人
管理工程学院
教师:巩在武
122人
特色专题
气象报国
研究成果
经世济民 商道赋能——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对商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研究
本文将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以影响商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考察不同类型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如何通过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影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基于江苏省 14 所高校 1076 份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产生正向影响,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在两者之间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具体而言,国家认同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直接促进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分别在跨学科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表明,高校教师通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大学立德树人的知识生产 :重申教育的复杂性思维
大学是学校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后阶段与最高层次,应当从整体视角重申大学立德树人知识生产的复杂性。大学治理行动的复杂性在于回归“人是万物的尺度”时的经济人抵抗与制度化代价,应重提民主思维,在政治治理中强化正心价值、在学术治理中强化明理价值、在行政治理中强化负责价值:教与学的复杂性在于教的技术引出学的顿悟的偶然性与不可多得,更在于对以逼近真理为旨归的解放学习的普遍承认以及教与学关系重建,应重提启示思维,在教中强化中断引起的顿悟价值、在学中强化跨界实践的负责价值;立德树人质量观与质量建设的复杂性在于在技术的做慢与权力的规训中,人的成长成为方法论,良知成为目的,应重提自省思维,大学人自觉以此为价值尺度衡量并改进内心,治理操作从工具手段超越为人格历练。
生命教育融入地理师范专业课程的教学探讨 ——以“地球概论”课程为例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先行基础课。课程系统介绍了天文学的基础知识,例如字宙演变、生命起票、昼夜交替、物质运动等。课程内容丰富有趣,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易与哲学,心理学相结合开展生命教育。通过改进教学内容和毂学方式,深入挖鐢课程所包含的生命教有元素,开展学科渗透式的生命教育,促进生命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实现潜移默化中全方位育人。
“六体”联动: 智媒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精准培育探索
全球化、 现代化、 信息化多重线索深度交织的时代境遇下, 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虚无化、 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向。 智媒时代既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带来机遇, 又使该实践进程充满变数与挑战。 智媒 时代倒逼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务必“精智化”, 在脑体—主体—客体—载体—介体—环体等培育要素上着力, 发挥“六体”联动的综合效应, 即刷新主体思维理念、 发挥关键群体和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 做好分众化培育、 运用智媒技术赋能培育全程、 创新契合现实关切的话语形态、 完善环境配套体系, 形成完整闭环而又动态有序的培育联动格局, 实现培育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名师简介
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